八岁半男孩子,学习没有要求,对家长管束敷衍漫不经心,情绪不稳定,喜欢犟嘴,有拖延症,每次完成作业都很慢也很糟糕!喜欢偷偷干大人不让干的事还不承认。该如何疏导情绪?
前几天参加学习,最大的感受是:所有的事情,换一个视角就会发现大不同。我当时说一个人有点固执,老师说“换一个词呢?”我忽然发现,应该说“有主见”,一个人很“磨蹭”,换一个词是什么呢?稳重的人一般做事说话不会太快,不是吗?八岁半的孩子,仍然处在小学低年级阶段,但正处于往高年级的过渡期,所以如果一二年级习惯养成不够,会出现各种让家长比较抓狂的行为。但是家长停止判断,停止责备,反过来想想咱们小学时,咱们那个年龄时就可以全然自觉吗?具体的事情您没有说,但是我能感觉到您的负面评价非常多,这其实恰恰只需要做一件事情---”每天夸一句,忍住不批评“。无论与孩子谈话还是与周围其他人谈话,谈话的方式远比内容重要,当您和孩子的情感链接到了,孩子的心情好了,自然就可以听进去了。
作业完成慢且糟糕,要分两种情况:
1.学习能力不够,如果前面的知识点已经落下了,自然跟不上,就会产生畏难心理,如果家长再责备多,指导少,就更加不爱学习了。如果是这种情况,则需要家长主动问“需要什么帮助?“,多问问题”出现什么问题了?咱们一起怎么做合适?“,启发他思考,一起把落下的补起来,诱导出自主学习力。
2.知识点掌握没有问题,只是情绪主导,对家长的压迫式管控非常反感,偏不学。这种情况更容易解决,接纳孩子,“看到“孩子行为背后的价值感需要,就可以很快好转。
至于大人不让干的事情便要去做,也要和孩子商量,他再过两年进入青春期,如果您的管教方式再不变化,也许出来的后果更严重。比如打游戏,可以开诚布公地谈,约定时间。所有管束的前提是“爱孩子”,咱们也要不断学习,正确地爱。
结果导向试试?比如说,每天9点前,是玩和写作业的共用时间,7点写完,剩下俩小时孩子爱干嘛干嘛,打游戏看电视外面疯跑浪,是他的自由。8点45写完。那就自由15分钟。再比如说,孩子得了表扬,奖励零花钱,买玩具买游戏自己决策,超支了要么别买,要么做家务或做有偿家庭服务挣出来。
前几天参加学习,最大的感受是:所有的事情,换一个视角就会发现大不同。我当时说一个人有点固执,老师说“换一个词呢?”我忽然发现,应该说“有主见”,一个人很“磨蹭”,换一个词是什么呢?稳重的人一般做事说话不会太快,不是吗?八岁半的孩子,仍然处在小学低年级阶段,但正处于往高年级的过渡期,所以如果一二年级习惯养成不够,会出现各种让家长比较抓狂的行为。但是家长停止判断,停止责备,反过来想想咱们小学时,咱们那个年龄时就可以全然自觉吗?具体的事情您没有说,但是我能感觉到您的负面评价非常多,这其实恰恰只需要做一件事情---”每天夸一句,忍住不批评“。无论与孩子谈话还是与周围其他人谈话,谈话的方式远比内容重要,当您和孩子的情感链接到了,孩子的心情好了,自然就可以听进去了。
作业完成慢且糟糕,要分两种情况:
1.学习能力不够,如果前面的知识点已经落下了,自然跟不上,就会产生畏难心理,如果家长再责备多,指导少,就更加不爱学习了。如果是这种情况,则需要家长主动问“需要什么帮助?“,多问问题”出现什么问题了?咱们一起怎么做合适?“,启发他思考,一起把落下的补起来,诱导出自主学习力。
2.知识点掌握没有问题,只是情绪主导,对家长的压迫式管控非常反感,偏不学。这种情况更容易解决,接纳孩子,“看到“孩子行为背后的价值感需要,就可以很快好转。
至于大人不让干的事情便要去做,也要和孩子商量,他再过两年进入青春期,如果您的管教方式再不变化,也许出来的后果更严重。比如打游戏,可以开诚布公地谈,约定时间。所有管束的前提是“爱孩子”,咱们也要不断学习,正确地爱。
结果导向试试?比如说,每天9点前,是玩和写作业的共用时间,7点写完,剩下俩小时孩子爱干嘛干嘛,打游戏看电视外面疯跑浪,是他的自由。8点45写完。那就自由15分钟。再比如说,孩子得了表扬,奖励零花钱,买玩具买游戏自己决策,超支了要么别买,要么做家务或做有偿家庭服务挣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