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4岁3个月,女孩。小朋友特别喜欢画画,于是在少年宫给她报了一个画画班,她说她不喜欢少年宫的画画班,要求转去另外一个工作室。理由是她觉得少年宫的画画班太难了,其他孩子都画得很漂亮,她不会画。(老师给一副完整的作品要求孩子模仿着画,班上的孩子大多是5,6岁的)另一个绘画工作室因为私人机构服务很好,老师很温柔,上学期去试过课。我其实想要孩子继续坚持在少年宫学习,因为我觉得老师比工作室的老师更好一些,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去解决孩子这种挫败感。如果我妥协转学会不会让孩子以后面临困境就想逃避。
看到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,替孩子感到高兴。也看到妈妈为了孩子学好画画做了许多努力,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,孩子一定能学好画画。看起来现在少年宫的画画班可能不适合宝贝,可能是因为同班的其他孩子年龄比她大一些,她觉得不能很好地融入;而且能力也比她强,自己画的画比别人差一些,自信心不足。她在这个班里可能感受不到归属感和价值感。孩子提出要转到工作室,是孩子为了想要坚持学习画画提出的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。
妈妈可以先做几件事情再决定是否需要转班:
1.和孩子一起聊一聊,孩子现在的感受和想法,和同学们的关系如何,她怎么看待这些关系?
2.和老师聊一聊,看看孩子的情况是否是学画路上必经之路,是否可能降低对孩子的要求,以使得孩子每次上完课感觉到画画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,而不是挫败感。
3.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,想出解决这个事情的所有可能的办法,再逐个排除不可行的办法,选择出最好的解决方案。
如果经过努力过后,仍然不适合少年宫的班,也可以先去工作室学2年,等孩子大一点,水平提高了再转回到少年宫继续学习。
有一些原则我想再补充一下:
1.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家长在子女教育方面,最值得做的事情就是培养和保护孩子学习的兴趣。让孩子挑战一些踮踮脚就能够得着的目标,会加深孩子的兴趣和提高自信,水平也能提升;但是如果孩子努力了,却总也够不着,会让孩子丧失兴趣,变得不自信,成绩也可能随之下滑。
2.对老师的评价,应该是多方面的,专业能力是一方面,跟孩子的沟通能力,孩子的接受度也是一方面。没有最好的老师,只有最适合孩子的老师。孩子喜欢这个老师,她就愿意学,也能学到好。
3.妈妈在跟孩子沟通的过程中,可以教会孩子面临困难,要找出问题,分析问题,解决问题,如果自己不能解决,就找家长,找老师。如果都不能解决,那么该放弃的也不要一味地坚持。“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,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,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。”
看到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,替孩子感到高兴。也看到妈妈为了孩子学好画画做了许多努力,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,孩子一定能学好画画。看起来现在少年宫的画画班可能不适合宝贝,可能是因为同班的其他孩子年龄比她大一些,她觉得不能很好地融入;而且能力也比她强,自己画的画比别人差一些,自信心不足。她在这个班里可能感受不到归属感和价值感。孩子提出要转到工作室,是孩子为了想要坚持学习画画提出的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。
妈妈可以先做几件事情再决定是否需要转班:
1.和孩子一起聊一聊,孩子现在的感受和想法,和同学们的关系如何,她怎么看待这些关系?
2.和老师聊一聊,看看孩子的情况是否是学画路上必经之路,是否可能降低对孩子的要求,以使得孩子每次上完课感觉到画画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,而不是挫败感。
3.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,想出解决这个事情的所有可能的办法,再逐个排除不可行的办法,选择出最好的解决方案。
如果经过努力过后,仍然不适合少年宫的班,也可以先去工作室学2年,等孩子大一点,水平提高了再转回到少年宫继续学习。
有一些原则我想再补充一下:
1.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家长在子女教育方面,最值得做的事情就是培养和保护孩子学习的兴趣。让孩子挑战一些踮踮脚就能够得着的目标,会加深孩子的兴趣和提高自信,水平也能提升;但是如果孩子努力了,却总也够不着,会让孩子丧失兴趣,变得不自信,成绩也可能随之下滑。
2.对老师的评价,应该是多方面的,专业能力是一方面,跟孩子的沟通能力,孩子的接受度也是一方面。没有最好的老师,只有最适合孩子的老师。孩子喜欢这个老师,她就愿意学,也能学到好。
3.妈妈在跟孩子沟通的过程中,可以教会孩子面临困难,要找出问题,分析问题,解决问题,如果自己不能解决,就找家长,找老师。如果都不能解决,那么该放弃的也不要一味地坚持。“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,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,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。”